一、系統概述
CS1000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是長沙運能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根據電力系統自動化及無人值班的要求,總結國內外變電站微機控制及保護的研究和生產的先進經驗,專門研發出來的用于110kV及其以下電壓等級變電站的一套綜合自動化系統。該系統突出解決了微機保護監控系統在惡劣環境下(如低溫、潮濕、強電磁場干擾、 腐蝕性場所、高海拔、高溫、多雷電等)實現長期可靠運行和常規控制、測量與信號兼容性問題。本系統具有保護、遙測、遙信、遙脈、遙調、遙控功能,可實現對變電站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實現了變電站無人值班或少人值守功能,為變電站的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
二、系統特色
□ 分層式設計:整個系統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分為變電站層、通訊層和間隔層。間隔層的設備可直接下放至開關場現地,減少了大量的二次接線,各間隔層設備相對獨立,僅通過通訊網與變電站層聯系,取消了原本大量引人主控室的測量、保護、控制電纜,節約了投資,在保持系統可擴充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 系統化設計: CS1000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從功能上可以分為當地后臺監控系統、遠動通訊系統、測控系統及保護系統 四大部分。測控和保護系統相互獨立,裝置內部采用了分離的交流采樣回路,即保證了系統的監測精度,又保證了保護所要求的抗飽和性。而后臺系統和遠動系統則共同運行于通訊層的100M以太通訊網上,遠動系統信息直采直送,不依賴于當地后臺監控系統。
□ 高可靠性設計: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工業級芯片,加以高精度阻容濾波元件及密封繼電器,確保了裝置在高、低溫環境下的可靠性。開入開出采用多重光電隔離,采樣軟硬件濾波,磁環回路,看門狗電路,智能診斷,各種開放閉鎖控制,多層印刷電路板設計等多種抗干擾措施。按繼電保護的可靠性要求設計監控系統,提高系統整體可靠性,真正實現變電站無人值班。開關遙信采用雙位置采集,避免了開關操作遙信抖動問題。全封閉抗干擾單元機箱,新型背插式結構設計,雙層屏蔽,總線不外引,減少電磁干擾的影響。
□ 免維護設計:完善的自檢體系,硬件監測直到跳閘出口繼電器。同時在采樣回路中選用了高精度、高穩定性器件,由軟件實現模擬量精度的調整,取消了傳統的模擬量精度調節補償元件,提高了模擬回路的可靠性,亦方便了現場的調試和校驗。
□ 多功能通訊設計: CS300裝置具有雙RS485、以太網多種通訊模式,解決了通訊速度和穩定性的瓶頸問題,為系統通訊網的構成提供了多種選擇,提高了整個系統的通訊可靠性。而CS1000系統的通訊管理機更提供了強大的通訊處理能力。
□ 開放性設計:CS1000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后臺監控核心采用了組件對象模型的系統架構,組態靈活,支持全站數據共享。整個系統擴充方便,支持接入其他廠家智能設備,且通訊接口方式選擇靈活,可在線配置多種標準通訊規約,例如CDT91、CSP3.0、IEC101、IEC104等。
□ 人性化設計:在間隔層設備中采用了"免調節"、"即查即用"、過程信息再現"等設計理念,使用戶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和維護系統裝置。保護投退、保護定值、事件記錄等信息采用全中文顯示,顯示信息豐富,操作簡單方便。
三、系統結構
CS1000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設計,系統整體上分為三層:間隔層、通訊層、變電站層。間隔層完成對現場一次設備信號的采集、保護及測控功能,其功能的實現不依賴于通訊層及變電站層。 通訊層實現種遠動標準規約的在線轉換,完成對全系統不同廠家一次設備和總控單元的互聯,采用獨立 CAN、RS485總線或以太網,利用雙網結構設計,無瓶頸,抗干擾能力強,保證系統通信可靠性,可采用多管理機配置方式,支持雙網、雙機冗余熱備用。
四、技術參數
■ 系統數據庫的設計容量
※ 遙測量:設計容量 4096,最大容量 16384;
※ 遙信量:設計容量 8192,最大容量 32768;
※ 遙控量:設計容量 512,最大容量 4096;
※ 電度量:設計容量 1024,最大容量 4096;
■ 可靠性指標
※ 系統可用率: ≥99.98%
※ 系統MTBF: ≥35000h
※ CPU負荷率: <25%
※ 遙測量精度: 優于0.5%
※ 電度量精度: 優于0.1%
※ 遙信正確率: ≥99.9%
※ 遙控、遙調正確率: 100%
■ 通訊規約
※ CDT(部頒DL451及擴展)
※ P0LLING(部頒DL/T-634、SC1801)
※ IEC870-5
※ IEC-104 、101、103
※ MODBUS
■ 實用性指標
※ 系統全數據掃描周期:2~10s,用戶可調
※ 遙測量越死區傳送時間: <2s
※ 遙信變位傳送時間: <2s
※ 前置機收到變位到CRT顯示時間: <2s
※ 遙控命令響應時間; <2s
※ 遙調命令響應時間: <2s
※ SOE分辨率: <2ms
※ 調畫面響應時間: <2s
※ 雙服務器切換時間: <2s
※ 雙前置機切換時間: <2s
※ 系統事故追憶數據掃描周期: 2~10s
※ 應用編程接口從實時數據庫讀/寫10000條記錄的響應時間 ≤3s
■ 主站系統的運行環境
※ 溫度: -10~45℃
※ 濕度: <95%(無凝結)
※ 供電電源: 220V±20%